• 首页
  • 新国标GB 38031-2025与旧国标GB 38031-2020对比分析:聚焦热失控安全要求

新国标GB 38031-2025与旧国标GB 38031-2020对比分析:聚焦热失控安全要求

2025-04-17

新国标GB 38031-2025与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对比分析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5-03-28发布了新的国标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2026-07-01正式替换现行标准GB 38031-2020。

GB 38031-2025在GB 38031-2020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修订和补充,总体趋势是要求更严格、更细致。主要增加了对电池单体快充安全、电池包/系统底部撞击的考核,并对热扩散的要求显著提高(增加了不起火不爆炸及乘员舱烟气限制),同时更新和细化了多项环境、机械和电安全滥用测试的方法与要求。

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专业锂电池安全测试服务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套锂电池安全测试服务,覆盖新国标GB 38031-2025及GB 38031-2020的所有测试项目,确保您的产品符合最新安全标准。

  • 热失控测试 - 评估电池热稳定性与扩散风险

  • 针刺测试 - 模拟电池内部短路场景

  • 挤压测试 - 验证电池在机械变形下的安全性

  • 加热测试 - 评估高温环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外部短路测试 - 检测电池在短路情况下的保护机制

  • 过充过放测试 - 验证电池在极端充放电条件下的安全性

我们拥有国际一流的测试设备和专业技术团队,提供精准、可靠、高效的检测服务,帮助企业快速通过认证,加速产品上市。

立即咨询检测服务

新旧国标的差异如下:

项目 GB 38031-2020(现行标准) GB 38031-2025
标准状态与范围 现行有效。适用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等。 替代2020版。范围描述有更改。
术语与定义 包含泄漏、热失控、热扩散等。 更改“泄漏”定义;新增“热事件”定义。
试验条件 - 过程误差 电压±1%;电流±1%;温度±2℃。 电压±1%;电流±1%;温度±2℃;时间±0.1%;尺寸±0.1%;质量±0.1%(新增要求)。
试验条件 - 数据记录 记录间隔应不大于 100 s。 记录间隔应不大于 15 s(差异,要求更频繁)。
电池单体安全测试
单体过放电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 。方法: 标准充电后,以1 I1 电流放电90 min。观察1h。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方法: 同2020版 。
单体过充电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 。方法: 标准充电后,以 ≥1 I3 电流恒流充电至 充电终止电压1.1倍 或 115% SOC 后停止。观察1h 。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方法: 同2020版 。
单体外部短路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 。方法: 标准充电后,正负极端子外部短路 (<5mΩ) 10 min。观察1h 。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方法: 同2020版 。
单体加热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 。方法: 标准充电后放入温箱。锂离子:5℃/min升温至 130℃±2℃,保持30min;镍氢:5℃/min升温至 85℃±2℃,保持2h。观察1h 。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方法: (差异) 锂离子:5℃/min升温至 130℃,保持30min;镍氢:5℃/min升温至 85℃,保持2h。(温度精度要求 ±2℃ 被移除)。观察1h 。
单体温度循环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 。方法: 标准充电后,按规定曲线在 -40℃ 和 +85℃ 之间循环5次。观察1h。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方法: 同2020版 。
单体挤压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 。方法: 标准充电后,半圆柱体(R75mm)挤压,速度 ≤2mm/s。停止条件:电压0V 或 变形量 15% 或 力100kN 或 1000倍重力。保持10min。观察1h。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方法: (差异) 停止条件:电压0V 或 变形量 15% 或 力100kN 或 1000倍重力 后停止挤压,保持当前位移10 min (描述更清晰)。观察1h 。
单体快充循环后安全 无此项要求。 (新增项目)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方法: 针对20%→80% SOC充电≤15min的单体。调整SOC至20%,按规定快充至80% (≤15min),搁置≥30min。循环300次后,进行外部短路试验(8.1.4) 。
电池包/系统安全测试
振动 要求: 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 。方法: SOC≥50%。按表2/图2(除M1/N1)或表3/图3(M1/N1)进行随机+定频振动 。观察2h。 要求: 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不触发异常终止条件,绝缘电阻≥100Ω/V (若有交流电路,绝缘≥500Ω/V - 新增要求) 。方法: SOC≥50%。(差异) 测试参数表格(表2/图2, 表3/图3) 数值有调整。观察2h。
机械冲击 要求: 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 。方法: ±z方向各6次半正弦冲击 (参数见表4) 。观察2h。 要求: 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 (若有交流电路,绝缘≥500Ω/V - 新增要求) 。方法: 同2020版 (参数表4, 5图4)。观察2h。
模拟碰撞 要求: 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方法: 水平安装,按表6/图5施加x/y方向脉冲。观察2h。 要求: 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 (若有交流电路,绝缘≥500Ω/V - 新增要求) 。方法: (差异) 脉冲容差范围表(表6/图5) 参数有调整,整车质量分类更细。观察2h。
挤压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 。方法: 选两种挤压板之一。x/y方向挤压,速度≤2mm/s。停止条件:力100kN 或 变形量 30%。保持10min。观察2h。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方法: (差异) 挤压板形式描述微调。停止条件:力100kN 或 变形量 30% (若带车身结构件则以100kN为准 - 新增说明)。保持 当前位移 10min。观察2h 。
湿热循环 要求: 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试验后30min内绝缘电阻≥100Ω/V 。方法: 按GB/T 2423.4 试验Db,最高温度60℃或更高(按要求),循环5次 。观察2h。 要求: 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不触发异常终止条件,试验后30min内绝缘电阻≥100Ω/V (若有交流电路,绝缘≥500Ω/V - 新增要求) 。方法: (差异) 按GB/T 2423.4 试验Db,最高温度 60℃±3℃或更高,循环5次 (温度控制精度明确)。观察2h。
浸水 要求: 方式一: 不起火爆炸; 或 方式二: 满足IPX7,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 。方法: 振动试验后对象。方式一: 3.5% NaCl溶液浸没2h; 方式二: 按GB/T 4208 IPX7方法浸水30min 。观察2h。 要求: 同2020版,但明确要求 若有交流电路,绝缘≥500Ω/V (新增要求) 。方法: (差异) 明确试验对象是“通过8.2.1振动试验后的”电池包或系统。其余同2020版。观察2h。
热稳定性 - 外部火烧 要求: 不爆炸。方法: 汽油盘火烧。预热60s,直接燃烧70s,间接燃烧60s(或协商继续直接燃烧),离开火源。观察2h或外表温度≤45℃。 要求: 不爆炸。方法: (差异) 燃烧时间计时起止点描述更清晰。其余流程类似。观察2h或外表温度≤45℃。
底部撞击 无此项要求。 (新增项目)
要求: 不起火、不爆炸,无电解液泄漏,绝缘电阻≥100Ω/V。方法: 储能装置水平放置,撞击体质量9.1kg,直径152.4mm,以25m/s速度撞击底部,撞击能量2844J。观察2h。
过温保护 无此项要求。 (新增项目)
要求: 当电池系统内任一位置温度达到制造商规定的过温保护启动温度时,电池系统应能自动切断充电电路或放电电路,且在温度降低至制造商规定的恢复温度后,电池系统应能正常工作。方法: 按制造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热扩散 要求: 热扩散触发后,电池系统应提供不少于5分钟的安全时间窗口,在此期间不起火、不爆炸,以便乘员安全撤离。方法: 按GB/T 34015-2017中6.3.2的规定进行。 要求: (差异) 热扩散触发后,电池系统应提供不少于5分钟的安全时间窗口,在此期间不起火、不爆炸,且电池系统的乘员舱区域不应有烟气泄漏 (新增要求)。方法: 按GB/T 34015-2017中6.3.2的规定进行。
电池管理系统(BMS)功能安全 要求: BMS应具备过充保护、过放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超温保护等功能。方法: 按制造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要求: (差异) 增加功能安全要求,BMS应符合ISO 26262 ASIL C等级要求 (新增要求)。方法: 按ISO 26262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新标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GB 38031-2025的实施将显著提升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但也对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前布局检测认证,确保产品符合新标准,是企业应对政策变化的关键。

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检测设备,能够为您提供:

  • 一站式检测认证服务,覆盖新旧国标所有测试项目

  • 定制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满足新标准要求

  • 权威检测报告,加速产品上市进程

  • 技术咨询与整改建议,提升产品安全性能

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池及新能源产品检测认证的第三方机构,拥有设施齐备的实验室及团队,严格按照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检测服务,为客户提供精准、可靠、高效的检测认证解决方案。

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大道2800号

电话:131-5658-2298

邮箱:zhouqiang@gelang-testing.com

咨询电话
131 5658 2298
咨询微信
我要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