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试验视频】直击!软包锂电池针刺热失控测试全程实录

【试验视频】直击!软包锂电池针刺热失控测试全程实录

2025-05-06

软包锂电池针刺热失控测试视频记录热失控过程


锂电池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手机、笔记本电脑到电动汽车,都离不开它。然而,锂电池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热失控就是其中最危险的情况之一。为了深入研究锂电池热失控现象,我们进行了此次针刺热失控测试,并将测试过程记录下来,希望能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锂电池在极端情况下的表现。

测试仪器:仰仪BAC-420A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

它在锂电池安全测试领域有着卓越的性能,具体参数如下:

项目详情
炉腔尺寸420*520mm,能容纳各种规格的电池
自放热检测灵敏度高达0.01℃/min,远优于标准检测阈值0.02℃/min,能精准捕捉细微温度变化
安全防护炉体设有泄放阀、炉盖配备机械安全连锁装置,标配抗爆箱(钢板厚度≥3.5cm),安装大流量排风系统

测试对象与方法

本次测试对象是软包电池。针刺热失控测试是一种能直观检验锂电池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在实际使用中,锂电池有可能因外力等因素导致异物刺入电池内部,引发短路,进而造成热失控。而针刺测试就是模拟这一极端情况:用φ5mm~φ8mm的耐高温钢针,以(25±5)mm/s的速度,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向贯穿电池,观察电池的反应。

视频关键过程展示

在视频中,大家可以清晰看到:

  1. 针刺机操控着钢针,缓缓靠近充满电的软包电池。当钢针接触并刺入电池的瞬间,电池内部正负极直接短路,巨大的焦耳热迅速产生,温度急剧上升。

  2. 当温度上升至80℃ - 120℃时,负极表面热稳定性较差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开始分解,分解后还原性强的石墨负极与电解液直接接触,进入SEI分解 - 重新生成 - 再分解的循环过程,电解液不断分解产热。

  3. 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达到隔膜融毁温度时,隔膜收缩、熔断,正负极活性物质直接接触面积扩大,短路加剧,产生更多热量。

  4. 紧接着,正极材料开始分解,生成的氧气与电解液剧烈反应,同时电解液、粘结剂、外壳包装也参与反应,温升速率急剧上升,软包电池正式进入热失控状态,可能会出现电池膨胀、冒烟等剧烈反应。

通过这个视频,我们希望能让大家对锂电池的热失控风险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让行业人士更加重视锂电池的安全性能提升。如果你对本次测试有任何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锂电池安全测试的信息,欢迎随时与我们交流。

咨询电话
131 5658 2298
咨询微信
我要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