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极限分析测试及安全评估综述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其中,热失控引发的产气爆炸是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威胁用户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基于最新研究成果与行业标准,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极限的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优化阐述,并探讨相关安全评估策略。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通常起源于电池内部能量失控释放导致的链式反应,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触发阶段:由机械滥用(如碰撞、穿刺)、电滥用(如过充、过放)或热滥用(如高温环境)引发内部短路,局部温度迅速升高至80-120℃。
自放热阶段:SEI膜分解(120-150℃)、隔膜熔融(130-180℃)、电解液分解(200℃以上),产热速率可达10-100℃/s,同时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如H₂、CO、CH₄等)。
热失控传播阶段:单体电池热失控后释放的高温气体和喷发物引燃相邻电芯,形成多米诺效应,导致整个电池组起火或爆炸。
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服役时间以及材料体系等因素会影响产气成分及其燃爆特性。例如,高SOC电池在热失控时产气量更大,且H₂、CO等可燃气体比例更高,爆炸危险性显著增加。
• 样品选择:采用国内某厂家50Ah、100%SOC的三元锂电池,确保实验结果的代表性。
•热失控实验:使用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BAC-420A型)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完成电池热失控实验,模拟电池在实际使用中的热失控过程。
•气体采集与分析:通过气相色谱对热失控产气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
•理查特里公式应用:根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爆炸极限(L1、L2、…、Ln)及其含量(V1、V2、…、Vn),计算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LFL)。
•爆炸极限试验仪:使用HWP21-30S型爆炸极限试验仪,通过自动配气系统设定不同浓度的混合气体,观察点火后的闪燃现象,确定爆炸下限范围。
•实验结果分析:本案例共进行5次实验,结果显示该电池产气的爆炸下限LFL范围为32.5%-35%,与理论计算值33.02%高度吻合,验证了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实验录像:(b) 浓度30%
实验录像:(c) 浓度40%
实验录像:(d) 浓度35%
实验录像:(e) 浓度32.5%
•多层级防护设计:结合隔热阻燃材料、泄压结构、BMS热失控预警等技术,构建多层级防护体系。
•热管理优化:采用相变材料(PCM)、直冷系统等热管理方案,提高电池组的散热效率,降低热失控风险。
国内标准:
•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规定了针刺、过充、加热等测试方法,要求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
•GB/T 31467.3-2015《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测试规程》:要求单个电芯热失控后24小时内不得引燃电池包。
国际标准:
•UN R100 Rev.8:规定了过充测试、热扩散要求等。
•UL 2580-2022:要求电池包在热滥用测试后30分钟内无明火。
•IEC 62660-3:2022:要求同时监测电压突降、温度梯度、气体成分等热失控参数。
本案例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阐释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极限的测试方法。然而,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
•惰性气体影响:热失控实验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大量惰性气体的引入可能导致电池产气LFL增大。
•测试压力条件:目前爆炸极限测试多在常压下进行,而高压条件下LFL的测试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未来,随着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测试标准的逐步完善,有望建立更加统一、规范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测试体系。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发更加高效、精准的热失控预警系统,将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本文的优化阐述,旨在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极限的分析测试及安全评估提供全面、深入的参考,推动相关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应用。
更新日期:2025年8月
从500A到1000A:合肥格朗检测破解大电池高倍率测试难题
【客户案例】锂离子电池绝热安全性能委外测试方案编写模版
电池绝热量热仪助力低温老化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产气动力学研究
锂电池热失控测试全解析:从原理到方案,守护电池安全防线
锂电池热失控实验全解析:从实验室数据到安全防护指南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过热热失控试验融毁热电偶案例
锂电池安全测试硬核解析:ARC如何精准捕捉热失控"导火索"?
BAC-420A 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 9 系超高镍三元锂电池热失控测试服务
合肥格朗检测 32 通道绝热测试技术:全方位守护锂电池热安全
合肥格朗检测BAC-800B设备养护&实验流程手册
合肥格朗检测|BAC-800B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锂电池测试标准流程
电芯热失控测试全流程解析|仰仪BAC-420A绝热量热仪应用
仪器应用I BAC-420A用于液态及半固态电解质电池热失控催化反应模型的对比研究
锂电池热参数测试原理大揭秘:导热系数、界面换热系数与总热阻的深度剖析
储热-释放法:破解方形锂电池导热系数测试难题
解锁锂电池导热系数:检测方法与原理大揭秘
【格朗检测案例】动力电池ARC试验测试之比热容与热失控全解析
锂电池比热容测试全流程解析|合肥格朗检测专业服务方案
等温量热与绝热量热在锂电池充放电产热测量中的对比研究
锂电池宽温域变温比热容测试研究:BAC-420B 绝热量热仪应用与格朗检测服务解析
格朗检测锂离子电池热物性测试案例:绝热比热容 + 产热功率 + 导热系数全解析
GB/T 36276 - 2023《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绝热温升特性试验解读
新国标 GB 38031 - 2025 和旧国标 GB 38031 - 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对比分析
新国标GB 38031-2025与旧国标GB 38031-2020对比分析:聚焦热失控安全要求
热值(燃烧热)测试案例分析:高精度氧弹量热技术应用
格朗检测锂电池ARC及其他热测试报告结果说明
格朗检测锂电池热失控和热管理参数测试报告可获取的数据和曲线说明
锂电池发热功率测试案例: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实践
【格朗检测测试案例】软包锂电池热失控测试:精准把控锂电池安全关键参数
【格朗检测案例】软包 55Ah 锂电池 ARC 测试:全方位需求剖析与精准测试步骤解读
【合肥格朗检测案例】锂电池穿刺 / 加热 / 过充实验全解析,为能源企业储能安全保驾护航
某研究单位锂电池热失控及产气收集试验报告参数详解
某厂商软包锂电池等温充放电产热和绝热充放电产热测试报告解读
9系超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测试服务:专业、精准、可靠
【试验视频】高能预警!仰仪BAC-420A外直击锂电池热失控爆炸
【试验视频】高能预警!仰仪 BAC - 420A 外直击锂电池热失控爆炸
【试验视频】零距离围观!仰仪 BAC-800B 捕捉锂电池热失控产气全记录
【试验视频】震撼直击!仰仪 BAC - 420A 见证锂电池热失控爆炸瞬间
【试验视频】直击!软包锂电池针刺热失控测试全程实录
合肥格朗检测:仰仪国产设备赋能,全链条锂电池检测解决方案
仰仪大电池绝热量热仪与国际品牌仪器的实验性能对比
夹具类型对 HWS 绝热温升测试的影响及优化方案
锂电池热失控:原理、风险与应对策略
应用案例I磷酸铁锂热失控产气测试
优秀论文 I不同循环倍率对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能的影响
我要测试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极限分析测试及安全评估综述
2025-03-19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极限分析测试及安全评估综述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其中,热失控引发的产气爆炸是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威胁用户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基于最新研究成果与行业标准,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极限的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优化阐述,并探讨相关安全评估策略。
一、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与产气特性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通常起源于电池内部能量失控释放导致的链式反应,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触发阶段:由机械滥用(如碰撞、穿刺)、电滥用(如过充、过放)或热滥用(如高温环境)引发内部短路,局部温度迅速升高至80-120℃。
自放热阶段:SEI膜分解(120-150℃)、隔膜熔融(130-180℃)、电解液分解(200℃以上),产热速率可达10-100℃/s,同时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如H₂、CO、CH₄等)。
热失控传播阶段:单体电池热失控后释放的高温气体和喷发物引燃相邻电芯,形成多米诺效应,导致整个电池组起火或爆炸。
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服役时间以及材料体系等因素会影响产气成分及其燃爆特性。例如,高SOC电池在热失控时产气量更大,且H₂、CO等可燃气体比例更高,爆炸危险性显著增加。
二、爆炸极限分析测试方法优化
1. 实验设计与气体采集
• 样品选择:采用国内某厂家50Ah、100%SOC的三元锂电池,确保实验结果的代表性。
•热失控实验:使用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BAC-420A型)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完成电池热失控实验,模拟电池在实际使用中的热失控过程。
•气体采集与分析:通过气相色谱对热失控产气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
2. 爆炸极限理论计算
•理查特里公式应用:根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爆炸极限(L1、L2、…、Ln)及其含量(V1、V2、…、Vn),计算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LFL)。
3. 实验验证
•爆炸极限试验仪:使用HWP21-30S型爆炸极限试验仪,通过自动配气系统设定不同浓度的混合气体,观察点火后的闪燃现象,确定爆炸下限范围。
•实验结果分析:本案例共进行5次实验,结果显示该电池产气的爆炸下限LFL范围为32.5%-35%,与理论计算值33.02%高度吻合,验证了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实验录像:(b) 浓度30%
实验录像:(c) 浓度40%
实验录像:(d) 浓度35%
实验录像:(e) 浓度32.5%
三、安全评估与行业标准
1. 安全评估策略
•多层级防护设计:结合隔热阻燃材料、泄压结构、BMS热失控预警等技术,构建多层级防护体系。
•热管理优化:采用相变材料(PCM)、直冷系统等热管理方案,提高电池组的散热效率,降低热失控风险。
2. 国内外测试标准
国内标准:
•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规定了针刺、过充、加热等测试方法,要求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
•GB/T 31467.3-2015《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测试规程》:要求单个电芯热失控后24小时内不得引燃电池包。
国际标准:
•UN R100 Rev.8:规定了过充测试、热扩散要求等。
•UL 2580-2022:要求电池包在热滥用测试后30分钟内无明火。
•IEC 62660-3:2022:要求同时监测电压突降、温度梯度、气体成分等热失控参数。
四、实验探讨与未来展望
本案例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阐释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极限的测试方法。然而,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
•惰性气体影响:热失控实验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大量惰性气体的引入可能导致电池产气LFL增大。
•测试压力条件:目前爆炸极限测试多在常压下进行,而高压条件下LFL的测试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未来,随着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测试标准的逐步完善,有望建立更加统一、规范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测试体系。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发更加高效、精准的热失控预警系统,将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本文的优化阐述,旨在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极限的分析测试及安全评估提供全面、深入的参考,推动相关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应用。
更新日期:2025年8月
合肥格朗检测官网文章分类导航
电池热失控测试与研究
从500A到1000A:合肥格朗检测破解大电池高倍率测试难题
【客户案例】锂离子电池绝热安全性能委外测试方案编写模版
电池绝热量热仪助力低温老化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产气动力学研究
锂电池热失控测试全解析:从原理到方案,守护电池安全防线
锂电池热失控实验全解析:从实验室数据到安全防护指南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过热热失控试验融毁热电偶案例
锂电池安全测试硬核解析:ARC如何精准捕捉热失控"导火索"?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极限分析测试及安全评估综述
BAC-420A 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 9 系超高镍三元锂电池热失控测试服务
锂电池绝热量热仪应用
合肥格朗检测 32 通道绝热测试技术:全方位守护锂电池热安全
合肥格朗检测BAC-800B设备养护&实验流程手册
合肥格朗检测|BAC-800B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锂电池测试标准流程
电芯热失控测试全流程解析|仰仪BAC-420A绝热量热仪应用
仪器应用I BAC-420A用于液态及半固态电解质电池热失控催化反应模型的对比研究
导热系数与热物性测试
锂电池热参数测试原理大揭秘:导热系数、界面换热系数与总热阻的深度剖析
储热-释放法:破解方形锂电池导热系数测试难题
解锁锂电池导热系数:检测方法与原理大揭秘
【格朗检测案例】动力电池ARC试验测试之比热容与热失控全解析
锂电池比热容测试全流程解析|合肥格朗检测专业服务方案
等温量热与绝热量热在锂电池充放电产热测量中的对比研究
锂电池宽温域变温比热容测试研究:BAC-420B 绝热量热仪应用与格朗检测服务解析
格朗检测锂离子电池热物性测试案例:绝热比热容 + 产热功率 + 导热系数全解析
新国标解读与对比
GB/T 36276 - 2023《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绝热温升特性试验解读
新国标 GB 38031 - 2025 和旧国标 GB 38031 - 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对比分析
新国标GB 38031-2025与旧国标GB 38031-2020对比分析:聚焦热失控安全要求
测试案例分析
热值(燃烧热)测试案例分析:高精度氧弹量热技术应用
格朗检测锂电池ARC及其他热测试报告结果说明
格朗检测锂电池热失控和热管理参数测试报告可获取的数据和曲线说明
锂电池发热功率测试案例: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实践
【格朗检测测试案例】软包锂电池热失控测试:精准把控锂电池安全关键参数
【格朗检测案例】软包 55Ah 锂电池 ARC 测试:全方位需求剖析与精准测试步骤解读
【合肥格朗检测案例】锂电池穿刺 / 加热 / 过充实验全解析,为能源企业储能安全保驾护航
某研究单位锂电池热失控及产气收集试验报告参数详解
某厂商软包锂电池等温充放电产热和绝热充放电产热测试报告解读
9系超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测试服务:专业、精准、可靠
试验视频
【试验视频】高能预警!仰仪BAC-420A外直击锂电池热失控爆炸
【试验视频】高能预警!仰仪 BAC - 420A 外直击锂电池热失控爆炸
【试验视频】零距离围观!仰仪 BAC-800B 捕捉锂电池热失控产气全记录
【试验视频】震撼直击!仰仪 BAC - 420A 见证锂电池热失控爆炸瞬间
【试验视频】直击!软包锂电池针刺热失控测试全程实录
其他相关主题
合肥格朗检测:仰仪国产设备赋能,全链条锂电池检测解决方案
仰仪大电池绝热量热仪与国际品牌仪器的实验性能对比
夹具类型对 HWS 绝热温升测试的影响及优化方案
锂电池热失控:原理、风险与应对策略
应用案例I磷酸铁锂热失控产气测试
优秀论文 I不同循环倍率对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能的影响